手球在足球比赛中是一种常见的犯规行为,根据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的规定,手球的判罚标准如下:
故意手球
球员故意用手或臂部触球,无论是否在禁区内,都应被判罚犯规。
如果球员故意手球导致破坏对方一个入球或一个明显入球机会,可能会被红牌罚下。
手臂位置
如果球员的手臂处于自然位置(如下垂或贴近身体),被球击中,一般不被视为犯规。
如果球员的手臂离开身体,扩大了防守面积或者阻挡了球的运行路线,则应被判罚手球犯规。
球的运行轨迹和速度
如果球的速度非常快,球员来不及躲避,球碰到了手臂,通常不应该被判罚手球犯规。
如果球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躲避球,却仍然用手臂去触球,则应被判罚手球犯规。
比赛恢复后的手球
当比赛恢复后,主罚队员未经其他队员触及用手故意触球,则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罚球区内则判罚点球(守门员除外)。
禁区内手球
防守队员在禁区内手球,通常要根据情况慎重判罚点球,主要依据是手臂离开躯干的角度、与出球点的距离是否来得及反应等来判断主观故意性和实际的手臂拦截效果。
进攻方在禁区内无意手球且手球后没有立即进球,则不会被吹罚犯规。
其他情况
当球员的手臂不自然张开扩大面积后接触皮球,也会被判罚手球犯规。
手球之后直接进球或者手球队员自己随即完成进球,这种情况通常不判罚手球犯规。
综上所述,手球的判罚需要裁判员根据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手臂的位置、与球的距离、球的运行轨迹和速度以及球员是否有故意触球的行为等。在禁区内,手球的判罚尤为严格,可能会导致点球。在进攻方,无意手球通常不会被判罚犯规,但如果有故意行为或导致进球机会,则可能会受到黄牌或红牌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