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 做事起初声势浩大,但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工作态度,比如开始时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但到了最后却变得懒散、敷衍了事,没有坚持到底。

该成语的出处是元·康进之的《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在句中,“虎头蛇尾”可以作谓语、宾语或补语,含贬义。例如:“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