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拍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基础握拍
正确握拍是学好横拍的基础。握拍时,用手握住球拍的手柄,虎口对着球拍的侧面,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地贴在拍面的两侧,其他手指自然弯曲握住手柄。
脚步移动
灵活的脚步移动是掌控全场的关键。保持膝盖微微弯曲,身体重心放低,快速启动和移动。在打相持球时,根据球的落点,迅速用小碎步调整位置,然后侧身用正手或者反手击球。
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是横拍的一大杀招。站位大约离台50厘米,右脚稍前,身体向左偏斜,向左后引拍,略收腹可以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辅助发力,手腕控制好板型,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横板反手快拨
两脚平行开立,身体站位离球台约40厘米,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倾,手腕稍内曲,在来球的上升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左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
横板反手攻球
站位大约离台50厘米,右脚稍前,身体向左偏斜,向左后引拍,略收腹可以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辅助发力,手腕控制好板型,向前上方发力击球,同时要借助一定的腰腿力量,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横板侧身位下旋发球
与横板正手位发下旋球基本相同,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当球抛起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横板手腕由外展至内收,所不同的是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正手位置角度更大。
横板正手位拉球
对左手持拍者,右脚稍前,离台约60厘米,引拍至身体左后下方,击球时快速收缩前臂和手腕,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拉斜线时向左前上方挥动,拉直线时向前上方挥动。
横拍发球的生理结构局限
由于直拍的拍柄是处在虎口的位置,发球的时候在拇指、中指和食指的作用下球拍可以自由的转动,所以可以发出很多旋转的球。而横拍不同,拍柄是被握在手掌中的,由于腕部结构的关系导致不能自如的旋转和摆动。如果不能及时地转动起来,很容易就影响到这个球发出去的效力不足。
横拍的瓦式发球法
瓦尔德内尔式发球法是由瑞典的乒乓球天才瓦尔德内尔发明的,老瓦借鉴了直板发球的手腕用力的方法,发球时在左半台正手侧身位发以低抛左侧上、下旋为主的斜线短球。其主要特征是握拍时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卷起来放在球拍的背面,依靠拇指和食指夹住球拍的右肩部,这种握法较好地解决了横板选手的手腕不灵活问题。
横拍浅握和深握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拍肩贴近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位置根据使用正反手而做适当调整。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将右手伸直,食指与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将球拍放置于食指和拇指之间,虎口顶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紧。
这些技术是横拍选手在比赛中常用的基本技巧,掌握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控制球拍,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