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的由来与中国福利彩票的公益筹款活动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缓慢,为了筹集福利资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一张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应运而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彩票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1999年,第一张计算机网络管理发行的乐透型福利彩票“上海风采”正式发行,随后各地相继推出了多种彩票游戏。
2001年,西藏开启了最后一个风采系列彩票,标志着通过计算机发行的彩票覆盖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作人员借鉴了美国的“强力球”“超级百万”等大型彩票玩法的经验,并进行创新,去除了部分奖级,最终形成了“双色球”游戏。2003年2月16日,双色球游戏正式上市销售,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游戏规则、统一开奖、统一奖池的全国联合销售的“乐透型”彩票游戏。
双色球游戏的一等奖设定为50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此外,双色球还设置了多个奖级,真正实现了“大奖大、小奖多”的特点。游戏的命名取自红、蓝两色的摇奖用球,小小的双色球摇奖球配合摇奖机,成为了这款游戏的独特标志。
自双色球诞生以来,它通过彩票的形式为公益事业筹集了大量资金,同时也为购彩者带来了中奖的乐趣和喜悦。双色球已经成为了中国彩票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对中国福利彩票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