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时,发力的部位包括:

手指:

正手发力主要依靠手指第二节的侧面,反手发力则是靠大拇指顶住握把的棱或者宽面发力。

手腕:

手腕的发力方式主要有内旋发力和外旋发力,正手挑球是手腕内旋发力的代表,反手挑球则是手腕外旋发力的代表。

小臂:

羽毛球中的高远球、杀球、挑球等发力动作都需要小臂带动。

腰:

腰部是发力的核心,无论是发球还是击球,腰部的发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大腿和小腿:

前脚掌的向后向右蹬地获得力量的起点,膝盖和大腿肌肉也需要参与力量的传递和叠加。

胯部和核心肌群:

腰和胯部要先向后向右扭,发力的反向,同时核心肌群的力量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胸部和胳膊:

扩胸动作有助于将脚底的力量传递到上肢,胳膊在引拍抬起后形成一个固定支架,靠后面的小臂和手指来运动。

综上所述,打羽毛球需要全身多部分肌肉的协调发力,包括手指、手腕、小臂、腰部、大腿、小腿、胯部、核心肌群以及胸部和胳膊。这种多关节旋转叠加式的发力方式能够使球获得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建议在训练中注重这些部位的协调性和力量训练,以提高羽毛球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