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温超过 35℃时,不适宜进行跑步锻炼。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受阻,导致体温升高,可能引发脱水、热痉挛、热衰竭甚至中暑等严重问题。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跑者应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及时补充水分,并在气温达到35℃时暂停跑步锻炼。
相反,在气温低于 -7~-8℃时,也不适宜进行跑步锻炼。过低的气温可能导致冻伤、血液流速减慢以及循环代谢速度降低,从而增加抽筋、扭伤和岔气的风险。而当环境温度在 4~30℃之间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适宜的跑步温度为 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人体内外温差适宜,热交换稳定,体内代谢不会紊乱。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安全和健康,建议在气温超过35℃时避免跑步,并在气温低于-7~-8℃时也不宜进行跑步锻炼。在气温适中的情况下,即4~30℃之间,尤其是15~22℃时,跑步锻炼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