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期间需要补充的水分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体质、天气条件、跑步速度以及赛道环境等。根据营养学会的建议,在温和气候和轻体力活动状态下,成年男性每日总水摄入量应为3.0升,成年女性为2.7升。对于马拉松这样的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员需要在基础摄入量上额外补充1.5至2.5升水液。这些水分应该在运动前、中、后期分次补充,以确保身体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分平衡。

具体到比赛中的补水策略,运动员应该在比赛前两个小时至少补充0.5升液体,以便让身体达到水合状态并有足够时间排除多余水分。在比赛中,建议每公升水含钠量在20-30mEq的运动饮料,这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运动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与水分,通常建议摄入所流失的每公斤体重1.5公升的含有足够电解质的液体。

此外,有专家建议在比赛中采取“循序渐进”的补水原则,即在看到补水点时,应减慢配速、降低心率,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纯净水或运动饮料进行补充。前期可以少量多次,后期根据口渴程度和体能状况逐渐增加补水量。

综合以上建议,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应该准备2.5至3.5升的水分,并在比赛前、中、后期进行分次补充。选择合适的补水策略,如运动饮料或电解质饮料,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维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从而提高比赛表现并降低运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