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比赛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球队构成
每支球队在常规赛中需要有15名球员,但比赛中一般轮换的球员最多是12名。
犯规规则
每名球员在比赛中累计犯规次数达到6次(即6犯)时,将被罚下场,并且不能再参加该场比赛。
单节比赛中,如果球队犯规次数累计达到6次,则该被犯规的球员可以获得两次罚球机会。
犯规分为普通犯规、1级犯规和2级犯规。普通犯规通常是指防守中的意外接触,而1级和2级犯规(如垫脚)属于恶意犯规,需要裁判通过录像回放确认,并可能伴有加罚和球权转换。
比赛时间
NBA比赛由四节组成,每节12分钟。
24秒规则:球队必须在24秒内完成一次进攻,否则将失去球权。
比赛场地
NBA比赛通常在标准的篮球场地进行,场地尺寸和比赛用球等具体规格与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的规定有所不同。
排名规则
常规赛结束后,东部和西部的前八名进入季后赛。排名依据包括相互之间的战绩、各自赛区中的胜率、所属联盟中的胜率、与其他联盟前八名球队的交手胜率等。
季后赛
季后赛采用单场淘汰制,四分之一决赛在主场举行,半决赛和决赛在拉斯维加斯举行。
在季后赛中,决定两队之间主场优势的依据为双方的常规赛胜率高低。
其他规则
球员在场上斗殴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和禁赛。
教练在比赛前可以与裁判讨论规则,但裁判必须叫对方教练一同参与讨论。
进攻球员在背筐情况下不得背对或侧对篮筐运球超过5秒钟。
这些规则共同构成了NBA比赛的基本框架,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球迷和球员更好地理解比赛动态和战术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