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竞赛名称:
明确比赛的性质和届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
竞赛时间、地点和举办单位:
详细列出比赛的时间、地点以及主办和协办单位。
竞赛项目和组别:
说明比赛所设置的项目及各组别的具体竞赛小项目。
参加单位和参加人数:
列出所有参加比赛的单位,以及各单位参加男、女运动员的人数,领队、教练及工作人员的人数,每名运动员可参加的项目数,每项限报人数等。
运动员资格:
规定参赛运动员的条件,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代表资格、运动等级、运动成绩、达标规定等。
竞赛办法:
确定比赛所采取的竞赛方法,如淘汰法、循环法、混合法及其他特殊方法。
报名办法:
说明报名表格的填写方法、报名地点、报名起止日期,报名条件以及身体检查规定等。
计分及奖励办法:
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单项和集体项目,全能和破纪录,团体总分的计算方法和奖励办法。
比赛规则:
采用国家体委审定的田径规则和补充规定,或其他相关竞赛规则。
参加单位注意事项及各队报到日期:
规定各参赛单位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报到日期。
健康要求:
规定参赛选手在比赛当天的健康状况要求,如年龄限制、心脏病患者、感冒患者等不宜参加比赛的状况。
其他规定:
包括比赛中的违规行为处理、号码布与计时芯片的使用、检录时间、出发方式等。
这些内容根据比赛的具体性质、目的、项目特点来设定,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在制定比赛规程时,还需考虑到参赛者的安全和比赛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