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选择了意大利作为盟友,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战略考量
地理优势: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心地带,控制着重要的交通要道,为德国提供了便利的物资补给线。此外,意大利在非洲和巴尔干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帮助德国在这些地区扩大势力范围。
牵制法国:德国与意大利结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牵制法国。由于德国在西线面临法国等强大对手,东线又需要应对苏联的压力,意大利的加入为德国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支持。
无奈选择
国际政治环境:在二战前夕,欧洲的政治局势非常复杂。英法等国对德国的崛起抱有强烈的戒心,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制德国的发展;同时,苏联与德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随时可能爆发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迫切需要寻找盟友来共同应对外部压力。而意大利作为法西斯主义的发源地之一,与德国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共同的基础,尽管意大利的实力并不强大,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德国只能选择与意大利结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共同敌人
法国:法国一直对意大利虎视眈眈,想要把这块土地吞灭。拿破仑时期,意大利就彻底被法国占了,而且意大利门口的两个岛屿至今都是法国的。因此,对于德国来说,意大利也是对法国进行防范的,而法国也是德国的死敌,两国从共同的敌人出发,必须联合在一起,围堵法国。
后起之秀的共鸣
价值观和产业相似:德国和意大利都属于后起之秀,属于新的列强,所持的价值观和产业都差不多。这种相似性使得两国在经济交流和政治军事合作上具有天然的基础。
能源安全
石油供应:德国在二战期间需要大量的石油,而意大利及其周边的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是轴心国集团最大、最可靠的石油供应基地。意大利的军工产业与德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其海军实力,对威胁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中海制海权,进而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选择意大利作为盟友,是基于战略考量、无奈选择、共同敌人、后起之秀的共鸣以及能源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尽管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有时令人失望,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德国认为与意大利结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