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教授在第三十四期新化讲堂中发表了题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的讲座。他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新能源的重要性

以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强调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提到高能耗的工业革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开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必要性。

电池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Baghdad battery到Daniel cell,再到现代的锂离子电池,并指出锂离子电池已经实现商业化。

科研中的表征技术

详细介绍了XRD、EXAF、TXM、BCDI等表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强调在使用某项表征技术时,应深入思考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增强对该技术的理解。

in-situ TEM技术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in-situ TEM技术在电池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应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从热力学的角度解释了晶格间应力导致电池颗粒不稳定的问题,以及通过失氧释放应力的机制。

提出应力是造成电压降的根本原因。

质子电池的研究前景

简要介绍了质子电池的优点,特别是其传输速度快。

通过这次讲座,陆俊教授展示了他对新型锂离子电池研究的深入理解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在场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