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防守中的犯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打手犯规
在进攻方带球进攻投篮时,防守者触碰到对方的手臂或手。
攻方带球或在防守方抄球时先触碰到对方手时,也会被视为打手犯规。
阻挡犯规
防守球员的站位不好,但第一步却被进攻球员占据之后,依旧阻挡进攻者行进方向。
防守者的双脚摆好了位置,但试图使用上半身阻挡进攻球员也算阻挡犯规。
防守球员没有领先于进攻方的球员时,进攻一方的球员有一个轻松的转换得分机会,如果防守球员在没有在进攻球员前面的情况下犯规,裁判判后者两次罚球,并判他的球队在与犯规发生位置完全平行的一侧界内控球。
推人犯规
在比赛中用手出推、拱对方的球员,尤其是在抢篮板时先推人再进行抢球。
走步违例
球员在持球后未按照规则合理移动,如超过两步则被判罚走步。
防守三秒
防守球员在无视对方进攻球员情况下,在三秒区内站立超过三秒钟将会被判罚。
拉人犯规
进攻球员在突破或投篮时,防守球员强行将进攻球员拉下,以改变其动作,如果动作过大,会被判恶意犯规。
非法掩护
试图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对手到达希望到达的场上位置。
携带违例
持球球员将手的任何部分放在球下,继续移动、暂停并继续运球,构成持球犯规。
超时暂停
球队在常规比赛中有7次暂停,两队在第四节只有四次暂停,在最后一节的最后三分钟只有两次暂停,加时赛每队有两次暂停时间,如果一个队用完了配额,并要求暂停,他们将被判一次技术犯规。
主动抢球犯规
防守队员没有持球进攻,侵犯了进攻队员的转换得分机会,或者在控球权发生变化后,进攻队员还没有机会把球向前推进。
拳击犯规
队员用拳猛击对方,是拳击犯规,应判给一次罚球,不管罚球胜利与否,将球判给被侵犯的队在中场掷界外球。
非赛犯规
在第四节或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内,防守队对领有球权的进攻队产生非法的接触,而这种接触产生在远离球邻近的区域或界外球未离手时,为非赛犯规,罚则包括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一次全队犯规。
全队犯规
每节竞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5次,加时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3次,要判一次罚球加一次发球。
恶意犯规
当运球人员起跳扣篮时,别人将其推倒或拉扯,都可为恶意犯规,重大者会被驱赶禁赛。
这些犯规不仅会影响比赛的流畅性,还可能导致球员受伤。因此,防守球员在比赛中需要严格遵守规则,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