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消极打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赛程安排问题

由于伦敦奥运会羽毛球赛程问题,于洋担心在半决赛提前碰上队友。如果赢了比赛,两队中国选手就将在同一个半区,半决赛提前相遇;如果输了,就可以到下半区,一直要到决赛才会碰头。教练组安排这一策略是为了两个小组的中国选手在淘汰赛时相互避开。

避免过早相遇

于洋/王晓理在比赛中故意输球,是为了避免提前与队友相遇,从而在淘汰赛中选择更有利的对手。这种策略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整个团队为了整体利益而采取的措施。

规则改动的影响

世界羽联在奥运会前对赛制进行了改动,增加了小组赛,这导致了许多不合理的比赛结果,如消极比赛。于洋她们的行为也是在这种规则改动下产生的。

精力不足

于洋在比赛中表现消极,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精力不足。她在2013年表示,由于频繁参加比赛,感到身心疲惫,导致在比赛中失误较多。

情绪和心理状态

于洋在伦敦奥运会前已经计划打完比赛后出国深造,但因消极比赛事件被取消资格,这对她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她表示会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综上所述,于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消极打球行为,主要是由于赛程安排、避免过早相遇、规则改动、精力不足以及情绪和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