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残特奥会共设46个大项,涵盖了肢体、视力、听力、智力等4类残疾人参与的运动项目,具体包括:

赛艇:

参赛运动员多为肢体残疾、脊髓损伤和视力残疾的运动员。

射击:

包括SH1手枪、SH1步枪和SH2步枪三个级别,适合不同残疾级别的运动员。

跆拳道:

分为竞技(kyorugi)与品势(poomsae),适合不同残疾类型的运动员。

越野滑雪:

参赛运动员为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根据功能损伤不同,可采用站姿滑雪或坐姿滑雪。

冬季两项:

由滑雪环节及射击环节组成,适合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的运动员。

高山滑雪:

分为站姿、坐姿、视障3种类别,适合不同残疾类型的运动员。

乒乓球:

包括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5个项目。

羽毛球:

包括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3个项目。

田径:

包括脑瘫、脊髓损伤、截肢及其他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比赛项目有平跑、跳远、投掷等,但不设障碍赛和竞走,跳跃类没有撑杆跳,投掷类没有铁饼。

游泳:

包括自由泳、蝶泳、仰泳、蛙泳、混合泳五项,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残疾类别设有接力赛。

射箭:

分为反曲弓和复合弓两个弓种,运动员被分为站姿、坐姿(W1级和W2级)共三个级别。

轮椅篮球:

参赛选手由下肢截肢、小儿麻痹或脊柱损伤的运动员组成。

旱地冰壶:

是一项新兴的投掷类运动项目,适合各个年龄层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参与者。

举重:

包括卧式举重,根据运动员身体重量分为10个级别,允许所有符合最低残疾标准的运动员参加。

轮椅击剑:

参赛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或肢体残疾的伤残人士。

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也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